“生日与国庆同天,守护与平安同行”系列报道一丨12小时紧盯屏幕的“隐形守护者”
五星红旗飘扬在天安门广场,国歌响彻中华大地,金秋十月,中华人民共和国迎来76周年华诞。街头巷尾处处洋溢着喜庆祥和的节日氛围,而在某单位监控室内,青年保安员杨富明正全神贯注地盯着眼前的六块大屏幕。10月1日,当举国上下都在为祖国母亲庆祝生日时,杨富明也在监控屏幕的微光下,用奉献和担当与祖国完成了一场生日的幸福相约。入职三年多来,他始终以“隐形守护者”的身份扎根岗位,用实干彰显担当,以坚守诠释忠诚,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,他用最朴实的行动向祖国深情告白:国庆在岗,平安有我!
子夜值守:
十二小时的“鹰眼”巡航
“不就是看看监控吗?”——这是外界对监控值守人员最大的误解。屏幕背后,藏着外人看不见的千斤重担。9月30日19时,南京市保安服务有限公司的保安员杨富明已经准时开启夜班模式。他到岗第一件事就是认真翻阅上一班的记录,逐项核对设备状态。从报警主机到视频监控系统,多个指示灯是否正常,他都得一一确认并记录。这个国庆假期,他与驻点队员延续“双人双岗,24小时在岗不离席”的铁律。整个夜班,杨富明每隔几分钟就要起身绕设备柜巡查一遍,逐个确认每块监控屏的画面清晰度,排除遮挡、卡顿等问题。“刚换岗就这么较真,歇会儿呗?”面对同事的打趣,他指着屏幕里的消防栓严肃回应:“我们守着上百人的安全,半分神都不能走。”作为退伍军人,他还把部队里“令行禁止、细致严谨”的作风带到了岗位上,手机锁在抽屉最深处,钥匙串安静地挂在腰间,每2小时一次的巡查情况都要在笔记本上一笔一画写下——“21:00,各通道监控无遮挡、画面正常”,这简单的记录背后,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踏实。
专业守护:
持证上岗的“消防哨兵”
作为持证消防设施操作员,杨富明在每一次的值班中,都将专业刻进了准时准点的消防巡查里。21时的秋夜里,他拎着巡检手电进入消防通道,发现清洁推车占用部分通道,立即将车往墙边挪出10公分——对照消防规范里“通道净宽不低于1.2米”的标准,用脚步丈量确认后,又弯腰检查闭门器,手动测试确认其能正常复位,才继续往前走。凌晨1点,手电光束在空荡的走廊里移动,扫过窗台时特意停顿三秒——节前清理的烟蒂、杂物隐患点此刻干干净净,他在巡查记录本上写下“窗台无烟蒂、无杂物”。3点的冷风让走廊窗户微微作响,他踮脚调整应急照明灯角度,直到暖光恰好裹住疏散标志上的字;蹲身检查灭火器时,他仔细查看压力表绿区刻度,确认无误后轻合箱门。杨富明的每一步巡查都严格对照消防检查清单执行,全程记录在案。
警报突响:
30秒响应的“虚惊”里藏着实责
凌晨2时08分,监控系统突然发出尖锐的“嘀嘀”声,某楼层走廊监控画面旁弹出红色警示框。杨富明左手瞬间抓起对讲机,立刻联系巡逻岗:“巡逻岗注意,某楼走廊异常报警,立即到现场核查!”同时操作鼠标,将该区域画面放大三倍,屏幕里未见异常,可他仍眉头紧锁盯着画面,生怕错过任何细节。两分钟后,对讲机传来回应:“富明,是烟感探测器积灰误报。”即便确认是虚惊,他仍持续观察画面,确认无异常后,在巡查台账中详细记录:“02:08,某楼走廊烟感探测器误报,巡逻岗现场处理,已通知维保组次日上门检修”。交班时,他将写满记录的笔记本、巡查台账逐一交给接班同事,逐项叮嘱注意事项,确保工作衔接无遗漏。事后,他跟同事感慨:“每当听到报警,心总是猛地一沉。程序就是铁律,必须第一时间核实。在这里,‘狼来了’的故事,每一次都要当成真的来对待。”正是这份对“误报”的如临大敌,才真正铸就了万无一失的安全盾牌。
结束夜班的杨富明,在晨光中迎来了一个特殊的日子——10月1日,既是祖国母亲的华诞,也是他的生辰。虽没有蛋糕与烛光,但他用坚守,为祖国献上了一份最深情的生日礼物。
在南京,还有无数个“杨富明”正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守护。外人眼中“简单”的工作,在他们心里却重若千钧——每一次屏幕前不放过蛛丝马迹的核对,每一条巡逻路上反复确认安全的脚步,每一次应急响应时果断专业的处置,都是对责任最生动的诠释。国庆假期里,南京保安用“不打烊”的值守、“零松懈”的责任,把“敬业奉献”刻进每一个平凡日夜,化作国庆平安最坚实的底色。